自卸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摊铺、路伴机搅拌分层填筑、振动压路
一、施工方案
路基灰土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根据横截面全宽和纵向水平分层逐一向上填筑。如果基层不均匀,则应填充最低处分层。
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一层。自卸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摊铺、路伴机搅拌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工序的操作方法,组织所有操作均衡进行。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改造阶段;四阶段包括填筑、平整、碾压和试验。八道工序包括施工准备、基础验收、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干燥、碾压夯实、检验认证、路基整修。合理安排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工艺进度和运行周期,确保开挖、装载、运输、卸料、压实的连续运行,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实现路基施工的标准化和标准化。填方路基铺有路基平行线,松铺厚度为26cm。施工应以合理的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次数和速度、工艺、各层材料的松散厚度和含水量为指导。
1.1、施工原则
施工期间,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安排。
1)路基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
2)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试验路段设置在道路右侧,填筑面水平设置2%单向流水坡度,路基两侧保护排水沟和边坡。
3)严格管理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防止地表水渗透冲刷边坡。
4)每层路基施工完成后,下一层施工前,应将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桩标高、压实度等试验数据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2、施工过程
路基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基层检查验收测量放样铺粘土撒灰搅拌摊铺整平碾压检查浇水养护。
12 .1、基地检测
1)路基应填充灰土。灰土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自检,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灰土施工。
2)按要求开挖新旧道路交接处台阶。台阶高0.8米,宽1米。台阶自下而上开挖,开挖标高与填方标高同步。
1.2.2、摊铺整平
摊铺厚度控制:根据每辆自卸车的体积和试验(系数取1.3)计算每辆车的铺土面积,按此面积在路基上放置方格,按8m*10m每格倾倒量为0.26*8*10=20.8m并控制倾倒密度。在路基边坡脚下,每隔10次m立一根竹竿,用红布条在竹竿上铺设厚度线(松铺厚度26cm),控制作业厚度;取土场取土运至现场,专人指挥卸车
;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检测含水量,均匀洒水,翻晒,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填料摊铺厚度不大于26cm;用压路机快速静压,铺石灰。
摊铺边线控制: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侧宽30cm。
铺石灰:在稳压素土上画方格网8m*10m铺石灰;路基施工6%灰土现场撒灰量计算为:
8*10*0.26*1.731*0.96*6%/(1+6%)=1.95t。
人工配合机械完成后,测量石灰的含水量;根据土壤和石灰的含水量,估计灰土的含水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如果不满意,洒水和干燥。
灰土搅拌:路拌机搅拌2次,搅拌深度大于松铺厚度2次cm,确保上下层能够更好地连接,并在混合过程中手动检查,以确保混合深度。混合后进行灰剂量试验,经监理工程师试验合格后进行平整和滚动。如果灰处理不合格,直到合格。
平整:搅拌后应立即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时填筑层顶面不小于2%的横坡。石灰土在等待、摊铺、精平过程中会失去一定的水分,尤其是在秋季和高温季节。碾压时不易压实,甚至出现细裂缝,说明含水量低。此时,应使用喷淋喷淋进行喷淋,以便压实。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填料的含水量,以便进行相应的喷淋和干燥,以确保压实质量。
1.2.3、碾压
摊铺平整后,松铺厚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后,开始碾压。本试验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顺序按从边到中、先静压后弱震、再强震的操作程序碾压,记录碾压次数和碾压速度。滚动时,纵向进退滚动,行与行轮痕迹重叠0.2-0.3m,横向同层接头重叠0.4-0.5m,相邻两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少于3层.0m,确保无泄漏、无死角,确保滚动均匀性。
碾压方法为:22t振动压路机静压1次,弱振碾压1次,然后强振,每强振检测一次,直至合格,最后静压消除轮痕。即:静压→弱振→强振→静压。 滚动速度以慢速开始(3-4)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严格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的原则碾压。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转弯或刹车。停车时应先减振,然后使压路机自然停振,以保证表面不受损坏。
1.2.4、压实检测
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压实试验。试验频率为每200米压实层试验4点。如果未达到压实度,则在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达到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通过试验后,应进行下一次施工。
1.2.5、养生
路基检测合格后应立即上土养生,如长期暴露应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养生期间严禁封闭道路。
二、防治和管理常见质量问题的措施
1、路基纵向裂缝
1)压实次数不合理;压路机质量小,填土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2)含水量过高,导致弹簧现象;上表面浮土或软层未处理;土壤种类繁多,土壤混合;特别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土囊,导致弹簧现象;
3)填料颗粒过大,颗粒间隙过大,或填料不符合要求;填料顺序不当,不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料,填料厚度不符合要求。
2、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分层压实厚度和压实度,及时完善排水系统;
2)碾压机具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次数应与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组合一致;
3)路基填挖结合段优先施工,在基地、填挖交界处和路床范围内增加高强度双向土工格栅。
3.路基边缘压实不足以防治和管理措施
1)路基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缘,保证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3)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水平。
4、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1)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
2)按要求设置水埂和临时排水槽,确保随时完好,发挥作用;
3)雨水冲刷后路基应及时修复;
4)路基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和超宽碾压;严禁补贴赔坡整修;
三、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对现场技术人员、队长、机械操作人员、摊铺辅助人员进行灰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详细交底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2、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和碾压次数符合施工要求。
3.压路机进退有序,前后重叠,保证碾压均匀,无泄漏。
4.上下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灰土路机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压实层可以通过试验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试验段确定的指标可以检测压实质量,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6.灰土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改造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3-2的规定。
7.灰土路基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材不松动,铲子难以挖掘。
九、施工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和保障体系。进入现场初期,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组织成员为各部门(室)、施工队、各级专职安全员。
2、施工作业前,应披露现场土方挖掘运输团队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并披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措施。建立安全管理账户,做好安全记录,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纠正隐患。
3.对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违法操作。
4、安全员每天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坚持现场,加强现场指挥,防止机械设备碰撞、倾覆、伤害事故。
5.填筑高填路段时,两侧宽度至少超宽30cm以上,以确保滚到边缘。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区域设置红灯警示。
6.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语;严格执行三工制度,即工前布置、工中检查、工后总结。
7.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与各级安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其责任、权利和责任。
8、施工前及时联系电信、电力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地下管道和空中电缆的安全。
9.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业电工,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电线接头必须用防水布包扎,严禁漏电。
10.实行上下班交接制度,上一组工作人员必须交接下一组工作人员。
十、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进场施工队伍应签订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健全岗位责任
落实文明施工责任,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
2、在现场主入口设置施工标志,标志内容齐全,图案清晰,数字准确,醒目。竣工后,按时离开现场,拆除和清理所有临时施工设施和材料,清理现场周围环境,清理现场。
3.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摆放整齐美观。
4、施工行业数据齐全、正确、整洁,办公室有墙图及时反映工程进度。
5、做好现场排水工作。禁止在现场乱堆乱放。日常作业结束后,对现场进行各种机具材料堆放整齐,生活垃圾不得乱丢。6.在石灰消除过程中控制扬尘。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垫上盖,防止扬尘严密覆盖。
四、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由于项目所在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这段时间是关键工序的施工期,雨季和汛期的施工安排对保证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有重大影响。为保证工期,雨季施工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措施,加强排水手段,及时调整工艺施工,确保雨季正常施工生产。雨季、汛期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设专人值班,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疏通现有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3.编制雨季施工方案,组织学习,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认真落实雨季、汛期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和操作要点,确保每道工序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4.保持施工现场周围排水畅通,无积水,防止周边地区面水倒流。
5、在选择施工临时设施位置时,应注意周围地形,做好施工现场排水工作,避免因雨或暴雨淹没工作材料。
6.加强用电安全检查。所有电气设备检查合格后,应安装,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加强电工值班。机电设备开关及施工配电箱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防止漏电事故;
7.准备雨衣、橡胶靴、塑料布、油毡、专用水泵、编织袋等雨季、汛期劳保用品。
8.雨后清理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五、冬季施工保障措施
1、施工前完善临时排水设施,设置临时排水沟,及时排出雨雪水。
2.路基挖至路床顶面1m临时排水沟完成后,停止开挖,冬季后施工。
3、基础土主要覆盖草垫保温,大面积土方开挖应采用松散表土、耙平法防冻,松土深度30-40cm。
4.冬季施工期间,基槽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基础施工的,应按设计槽底标高预留300mm余土,边清槽为基础。一般温度0℃至-10℃覆盖二层草垫-10℃覆盖三到四层草垫。
5.冬季回填的土方应堆放在二层草垫上,防止冻结。
6.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7.土方回填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应比常温施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