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大众创业创新的教育实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创业规律,对促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邀请各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讨论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高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大众创业创新的教育实践,分析了大学创新的内涵。
专业创新与整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认为,高校应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从注重知识教学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新人才培训机制的建立。
他指出,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调动和探索教师,从课程改革入手,构建创新融合的新课程,引导和教学生创新创业;其次,要充分探索教学科研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将传统教学教育转化为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产学研促进双创教育发展
高介绍,北京工业大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现课内课外教育与校内课外教育相结合。同时,聘请校外企业家、优秀校友、专职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项培训。
创新是高校企业家的核心要素
高表示,北京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内容,搭建实践培训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开展公开课、讲堂、企业参观、校友沙龙等实践活动。以全国竞赛为龙头,以校级竞赛为基础,构建学校创新创业竞赛体系。通过组织各种双创竞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浓厚,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提到,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北京理工大学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人才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融入人才培训的整个过程。未来,学校将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协调校内外资源,加强特殊教育和综合教育;